旅游规划与景区发展研究中心  
 
 
【未来网】华侨大学“精卫”旅游扶贫志愿服务队:发挥青年创造力 助力精准扶贫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16     访问次数:

   未来网高校频道4月15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胡米子)情系雷锋月,爱洒三月天。雷锋同志说过:“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疯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志愿者们不求回报,服务他人,努力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雷锋精神。华侨大学同样也有无数这样的人,一直致力于开展志愿工作。以下是该校“精卫”扶贫的志愿服务故事。

A3C38


  走遍四方·考察交流助发展

  响应国家旅游精准扶贫的号召,2015年,华侨大学“精卫”旅游扶贫志愿服务队依托中国旅游名校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就此成立。“精卫”取自“精卫填海”,是少有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团队。服务队涵盖了境内外大学生,意在学习“精卫”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发挥青年创造力,发扬“精卫填海”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队核心成员10余人,由来自多个专业的本、硕、博学生构成,专业优势互补,届制选拔,梯队传承。境内外青年学生志愿者分工明确,并从招募、培训、服务管理到考核设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紧密联系,相互激励,稳定高效提供志愿服务。

  服务队在核心成员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扎根乡村第一线,专心致志打造旅游规划设计与服务、旅游文创商品设计及开发、旅游节庆节事活动策划、旅游运营指导的乡村振兴“四步曲”,并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打造了振兴乡村样板——政和县念山村。


  聚海内外·齐心协力振乡村

  境内外青年学生志愿者们全身心投入,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致力于从顶层设计、资源导入、营销策划到整合运营,构建从“原料” 到文创产品、商品,到品牌、活动,到体验、服务,再到“感动、唯一”的五级乡村产业体系,努力帮助乡村实现消费升级,继而实现振兴。

  基于百村千人行活动,来自意大利、缅甸、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旅游学院港澳台侨青年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通过走进绿色生态文化特色乡村,以直观的形式深化了港澳台侨青年学生志愿者对于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及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的认识,并通过走访该村与旅游高度契合的产业,增强侨生志愿者的实践能力,提升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服务提供良好的基础。

  2015年至今,服务队境内外志愿者深入到祖国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奔波于福建省的各个村镇,从山区到海边,走过 16000 多公里,扎根乡村 100 多个日夜,先后为19个贫困村的旅游发展出谋划策,签署12份合作协议,带动了352户贫困户,856名贫困村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服务队先后获得“2016年全国旅游规划扶贫示范成果奖”“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银奖”“2018年‘创青春’福建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金奖”“2018年第四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铜奖”“2019年第五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2019年中国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文化创意赛道金奖”“2019年第十二届‘泉州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2019年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泉州五四青年奖章”“华侨大学校长特别奖”及“临家向上向善奖学金”,团队成员李昊荣获南平市念山村“荣誉市民”称号,刘丹丹获得龙岩市科桃村“荣誉村民”称号。事迹受到新华社、中国旅游报等1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不变的是那颗乐于奉献的赤子之心;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是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酷暑严寒、风雨无阻,彰显的是新时代青年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体现的是我们新时代青年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素养。这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是认识国情、发展乡村农业的重要表现,是产、学、研结合,校地合作的有效渠道!

  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守乡村振兴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社会职责,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展现我中华民族美丽乡村风貌,吸纳更多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同学加入我们,吸引更多的当地人才回乡振兴,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帮助更多的乡村人口受益,助力乡村振兴!

  精卫填海,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志愿在肩!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路上!

   原文链接:http://college.k618.cn/gxzt/hqdx/hdxw/202004/t20200415_17995876.html